当前位置:首页>影视动态 > 正文内容

评分最高,檀健次支棱起来了



作为近期院线的口碑黑马,《震耳欲聋》豆瓣开分7.6,为国庆档最高。电影有着难得的发人深省的雄辩,是一部关于“人”的电影。

创作者将镜头与话语交给两个边缘、寂静的群体——在社会上无法发出声音的聋哑人,以及全国总数仅20人的手语律师。


檀健次饰演律师李淇 /《震耳欲聋》剧照

“邪不压正”的主旨并不新奇,也不复杂,甚至很容易沦为鸡汤式的套路戏码,但《震耳欲聋》却带着一股稚拙、诚恳而朴素的理想主义。

电影将视角对准法律从业者的正义感与良心问题,作为弱势群体的聋哑人的生存境况,反而成了更次要的东西。

小人物行小善被看见,在弱势者进一步的求助需求面前露怯、退缩,再由更深处的心灵触发,去抵达一个更具英雄主义色彩的大善。这种主题和结构,很容易让人想到那部于七年前上映、至今仍然高居华语评分第一的《我不是药神》,二者的相似之处是,它们都相当直接地描摹了普通人的弱点,也通过这些弱点,另辟蹊径地触达了人性的高光点。


皮囊


一个名叫张琪的律师,帮助上海的一群聋哑人,将骗走他们房子的金融诈骗集团告上法庭,最终赢得了官司,拿回房子。

这是《震耳欲聋》剧情的现实原型。个体律师李淇(檀健次饰)出生于聋哑人家庭,因此谙熟手语。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淇接了替一个聋哑人减刑的案件。

因误入投资陷阱,家里房子被骗走,为了保护妹妹张小蕊,哥哥张小晨在一次冲突中捅伤了人,被判入狱六年。


哥哥张小晨在一次冲突中捅伤了人,被判刑 /《震耳欲聋》剧照

为平息舆论,投资公司的幕后老板金老板找到李淇,向他提供了打赢这场官司的关键证据,但以此作为交换条件的是,李淇要接受金老板提供的30万“封口费”,今后不再插手坑骗聋哑人的理财事件,并与该公司签订长期合同,相当于同流合污。

李淇接受了,因为他太想过上好的生活,体面、精致,受人尊敬。他再也不想蜗居在狭小巷子里,做一个潦倒落魄的“地摊律师”了。

李淇是一个反传统国产影视剧的“不完美主角”——他虚荣、势利,为了装点面子,戴上假劳力士。他窝在廉价的出租屋里敷面膜,阻止助理接农民工的代理,因为穷人“意味着有限的支付能力”。虽然出身聋哑人家庭,他却不愿长期与聋哑人群体接触,而是渴望跻身更上层。

电影开头,李淇伪装成高级律所的律师,潜入国金大厦的会议室,说服一对案件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了字。险些被发现的时候,他脚底抹油,乘车逃遁,然后脱下西装,走进自己原本所处的环境,象征城市底层居民区的杂乱巷子。


李淇总是渴望跻身更上层的阶层 /《震耳欲聋》剧照

褪下精英皮囊后,真实的李淇,是一个没有好出身、好学历、好律所的“地摊律师”,他的律所,是在狭小居民楼里一处拥挤阴暗的办公间。楼上住人,房租欠费,马桶坏掉,“窘迫”二字,贯穿他的生活。站在廉租房窗口仰望对面高耸入云的国金大厦,这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也为李淇后来为虎作伥的“黑化”,做下铺垫。

李淇为了贴近上层精英人士所做的伪装,既是其内心欲望的映射,也是他后来险些成为恶魔的某种暗示。

由于父母都是聋哑人,李淇从小被同龄人嘲笑,种下自卑的种子。在学校里,他受到霸凌,变得沉默内向。在社会上,他因为低微的出身而难以被精英阶层所认可,即便能力被承认,他所处的位置与环境也被精英们排斥在外。


李淇父母都是聋哑人 /《震耳欲聋》剧照

他虽然能说会道,但与聋哑人一样,他的声音,始终难以被主流社会听见。

因此,对“被尊重”的渴望,贯穿李淇的成长始终。成为律师后,他拼命想要脱离与自己出身黏在一起的“聋哑人”群体。

聋哑人兄妹中的妹妹张小蕊找到他,试图通过相似的身份归属,换取李淇帮助他们的同情心。但李淇却忿忿地驳斥:“我和你们不一样。”

这让观众的情绪悬置在“善”与“冷漠”之间——两种情感并非对立,而是彼此纠缠:同情可能出于自我投射,冷漠也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

影片的关键在于,它如何处理人物的“欲望”,以及这种欲望如何反过来塑造他们的伦理选择。

打赢聋哑人兄妹的案子,并接受金老板的橄榄枝后,李淇“功成名就”,将律所搬到了国金大厦32楼大平层,换上了真的劳力士。名流要员开始与他交好,他终于成为自己渴望中的“精英人士”。


李淇想要做塔尖上的律师 /《震耳欲聋》剧照

律所开业那天,助理小汤偶然发现了李淇与金老板公司的“恶魔合约”,为此翻脸辞职,不愿继续与李淇同行。从32楼直下地下的电梯里,李淇与小汤展开了一场激辩,李淇认为,自己不过是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我想上32楼有错吗?”“我想过得更好有错吗?”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欲望。欲望有错吗?虚荣有错吗?

就像聋哑人社区里上当受骗的吴女士,“想要戴金镯子,有错吗?”她不理解,自己只是虚荣了一点,只是想要过得更漂亮,怎么就要被赶尽杀绝?

也像《我不是药神》里,那些不惜涉险法律灰色地带买走私药的底层白血病患者,只是想要活下去,何罪之有?


《我不是药神》剧照

现实的一大残酷性就在于,这些基本的生而为人的欲望,放在他们身上,似乎是有“罪”的。

但在小汤看来,李淇是踩着聋哑人群体走上巅峰,是为人原则的沦丧与对自己的异化。

令人揪心的恰恰就是,李淇没错,小汤也没错。他们的根本分歧,只是在于对世界运行规则之不同信念。李淇相信“弱肉强食”,小汤则坚信,社会运行的法则,是“公平与正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立场 /《震耳欲聋》剧照

贯穿全片,观众跟随主角的心理历程,不断置身于内心的挣扎与两难困境中。欲望、自私、冷漠,这些是人性里固有的东西,但善良、勇气、德性,这些也是人性固有的东西。

这是人性的一体两面,决绝舍之前者而择后者是不现实的。《震耳欲聋》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承认了这份不现实。


底色


偶然拯救一个人,对普通人而言或许并不难,但要成为众人的英雄,意味着需要冒险,需要自我牺牲,或是需要放弃一些触手可及的利益。而在这些放弃面前露怯,是十分正常的。

就像《我不是药神》里徐峥饰演的程勇,面对整个白血病群友饱含希望与求助的眼神,他选择的是后退和冷漠。而《震耳欲聋》里的律师李淇,选择的则是为虎作伥。

《我不是药神》里有一句轻轻略过但分量十足的话:“穷是一种病”,贫穷让人难以承受风险,一套房子被投资骗局掳走,人生就几乎一无所有了。吴女士在自己的房子里引爆煤气自杀,不仅出于带了许多人去买理财的愧疚,更因为她活着想不通,自己只是想过得好一点,怎么就沦落到如此惨淡的下场?


“穷是一种病” /《我不是药神》剧照

心中的价值度量衡失效了,基础的生存信念也就随之崩塌。

《震耳欲聋》里,引导李淇最开始走上“黑化”道路的,是他从小信奉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基于这一信念,他擅自用黑心理财公司的奖学金帮助了哥哥被坑害的张小蕊,并劝说她,“眼前利益最重要”。他也会对前来表达崇拜的后生提点道,在实现理想之前,“先吃饱饭”。

“对与错”“善与恶”,这些都是一念之间。真正稳固的,是人性底色的不同。

李淇的底色有善良的一面。他也有尽力去劝说聋哑人朋友们不要购买理财产品,可没有人听他的。在邻里一一被骗后,他在马叔做清洁工的小屋里吃面,吃着吃着忍不住流泪,并在离开时偷偷给马叔留下一笔钱。


李淇与马叔 /《震耳欲聋》剧照

看见聋哑女孩张小蕊在街边骗人行乞时,李淇主动拦下对方,并在派出所里通过一场手语,教育她要走正道。在潦倒的父亲开口向他索要生活费时,李淇虽然口头冷硬,但还是向对方转了账。

我们很容易能从这号人物身上感受到一股甩不掉的善意和恻隐,就像他的“底层”身份一样,是附着于生命本身的底色。如果用丛林世界弱肉强食的法则来判定,底层人的确就是被社会淘汰的边角料,普通人的善意实质上就等于软弱。

但如果我们接受并顺从这套生存法则,就等于我们接受了任由弱肉强食的公式将我们吞噬。

而李淇、程勇等人后来做的事,就是去颠覆这种建立在丛林世界、弱肉强食规则下的秩序。


这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 /《震耳欲聋》剧照

而要想改写规则,需要调动一些更为本质的内心驱动——如果不这么做,我的内心会受到煎熬。

七年前的《我不是药神》里,徐峥在看见白血病人真实生存境况的那一刻,一直铆足劲坚守的冷漠和决绝,已经裂开了一条缝隙。恻隐、不忍、怜悯钻进去,在里面滋生出勇气与大义。

以身入局,利用的是人性本身所具有的共情力、同情心,有了这些东西,平民英雄才会觉得自己是英雄,而这也是对自己的救赎。

《震耳欲聋》里,这一点更明显。李淇最终选择“倒戈”帮助聋哑人,不仅因为目睹了吴阿姨的自杀,更因为他始终忍耐着良心的拷问和煎熬。他分了“恶魔”的一杯羹,从行为上就已经背上了罪过。


以身入局,利用的是人性本身所具有的人性 /《震耳欲聋》剧照

这不是宏大叙事对个人价值的覆盖,而是“大我”对“小我”的打败,是更高阶的人格理想,对浅表人性叙事的超越。是内心的道德法则,最终战胜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而在《药神》与《震耳欲聋》里,我们都能看见另一部更早的韩国电影《辩护人》的影子。这一部与《震耳欲聋》有着更为相似的内核:主角都是律师,都爱钱、爱名利,但也重感情。在前者的剧情里,宋康昊饰演的宋佑硕,利用七十年代末的房地产政策,一门心思赚钱。但随着韩国民主化斗争加剧,即便想要两耳不闻窗外事,关起门来继续赚钱,但社会的巨变,已经让宋佑硕难以置身事外。


《辩护人》剧照

律师、医生这种职业有个特性,从职业形象层面看,他们有着相对体面的、代表着中产与精英的社会地位。但从职业性质来看,这两种职业,都根本建立在“公义”之上。

某种角度来说,这两种特质是互斥的。就像欲望与道德的互斥,名利与良心之间的互斥,想要得到一个,似乎就多多少少需要放弃另一个。这是行业的畸形生态,也是社会的畸形一面。


嘈杂


《辩护人》《我不是药神》,以及《震耳欲聋》,这样的电影给人们一种朦胧的希望:在一定的时机之下,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做一次英雄。就像今天那句关于互联网的流行语一样:每个人都可以成名一分钟。这当然是虚妄的,至少其产生机制是随意的,不过是心灵按摩剂而已。

我们也可以说,《震耳欲聋》这样的电影,其实就是一种爽片。身无长物的普通人,只要团结起来,也可以对抗邪恶与黑暗的强敌。而戏剧里的强敌,往往被粗暴地简化为黑心商人、跨国药企,像摘毒瘤一样,一个个清除普通人生存环境里的不利因素,而普通人微弱力量的集结,则成为对抗这些不利因素的最大武器。


《震耳欲聋》剧照

当然我们知道,畸形的生态不仅是有钱有权者带来的。电影里,重拾正义决心的律师,在普通人抱团的助力下,最终拿起法律武器打败无良商人,可统观全局,却发现依然有股惆怅与挫败感。赢得的是一场官司,但不是穷人的尊严。

在同类型的现实主义电影里,创作者很容易把既得利益者刻画为唯一的坏人,当然这是唯一可行的操作方式。

一个头脑灵活、心怀善意的律师,不会被主流社会认可,为什么?

一个只是想活下去的底层重症患者,找不到一条活路,为什么?

不过,这样的爽片,并不令人反感,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它所具备的“爽感”的另一面,是刺痛感。

黑心理财公司的老大金老板(王砚辉饰)在被捕后有一段独白,他说,之所以那些聋哑人会被骗,是因为信任。因为他自己是聋哑人子女,懂手语,所以更容易得到这个群体的信任。


王砚辉饰演金老板 /《震耳欲聋》剧照

一部国产片的结局,当然会让正义者胜出,但在这个社会上,还有那么多难以辨别的欲望与贪婪,恻隐与伪善,这些回答了为什么我们持续需要这类影片的核心原因之一。它在承认普通人固有弱点的同时,对既定现实秩序进行了反思和拷问。它告诉我们,善良、勇气和道德的传递,依然是可以被激发的,且是有意义的。

《震耳欲聋》片末,原本忌惮于黑社会势力而不敢出庭作证的聋哑人们,在直播里看见李淇手语里的鼓励时,纷纷振奋起来,结伴来到法庭。肃穆的庭上逐渐传出窸窸窣窣的众人声,聋哑人不会说话,但他们仍然可以发出声音,那一幕,声先入场,他们微弱的嘈杂与脚步,终于开始被听见了。


聋哑人也想要被听到的权利 /《震耳欲聋》剧照

至少,这一片段,对于那些仍然怀抱公平与正义之理想的人,具备着现实意义上的真切的鼓舞。


上一篇:导演申奥再度将视野聚焦境外故事!电影《用武之地》跨年上映

下一篇:翻拍自黑泽明经典,却成为他职业生涯最烂?

剧幕迷踪 剧光映画 中国编剧网 6V电影网 猫眼专业版 剧本之家 剧情吧 新剧观察 制片人内参 烹小鲜 阳光电影 剧情百科 新剧观察 剧本之家 电影蜜蜂 谷阿莫 剧本库 剧情库 影视剧本交易网 艺恩数据 电影蜜蜂 毒舌电影 微视影视 快手电影 影视帝国论坛 BT天堂 6V电影网 影视怪蜀黍 镜像娱乐 灯塔专业版 影视帝国论坛 快手电影 A4K影视论坛 电影天堂 编剧帮 网视互联 电影天堂 猫眼电影 电影港论坛 壹剧本 迅雷电影 蓝兔影评 电影FM 电影天堂 快手电影 Sir电影 A4K影视论坛 快手电影 影视飓风 狮子影评 剧情之家 剧本联盟 神工剧情 猫眼电影 巴塞电影 心跳剧情 龙门剧情 豆瓣榜单 娱乐资本论 豆瓣电影 电影天堂 解梦剧情 通城剧情 剧本库 1905电影网 剧情狗 再起剧情 6V电影网 小城剧情 剧情之家 导演帮 猫眼电影 剧情狗 追踪剧情 山麓剧情 高清MP4论坛 剑神影视 冰心剧情 B站影视区 电影天堂 娱乐资本论 虹膜 今日影评 猫眼电影 成名剧情 烹小鲜 豪侠影视 指影 影视工业网 通城剧情 影视大全剧情 中国影视评论网 战歌剧情 武林剧情 大师剧情 飘花电影网 破梦剧情 镜像娱乐 豆瓣电影 解梦剧情 风云剧情 电影最TOP 剧本联盟 水月影评 异童剧情 青春剧情 Sir电影 6V电影网 旋律剧情 艺生剧情 西洲剧情 光影剧情 制片人内参 院线剧情 情缘剧情 七星剧情 IMDb中国 乾坤剧情 电影港论坛 星途剧情 豆瓣电影 飘花电影网 电影蜜蜂 武林剧情 悲鸣剧情 成名剧情 时光网(Mtime) 情缘剧情 豆瓣电影 重铸剧情 星语剧情 恋爱剧情 狮子影评 星客剧情 战舞影视 生财剧情 香客剧情 破空剧情 小兵剧情 IMDb中国 影视剧本交易网 剧情解析网 华语剧本网 剧情百科 深焦DeepFocus 悲鸣剧情 光影剧情 乾坤剧情 剧情库 龙门剧情 光影剧情 壹剧本 迷雾剧情 追踪剧情 神工剧情 解梦剧情 镜像娱乐 医场剧情 破空剧情 网视互联 水月影评 云涌剧情 旅行剧情 Sir电影 旅行剧情 剧情吧 七星剧情 电影界 今日影评 电影首发站 院线剧情 天山剧情 黄历剧情 残影影视 影视怪蜀黍 剧集之家 影视剧本交易网 秘藏剧情 解梦剧情 MP4吧 雷心剧情 剧情迷